跑馬燈

願大家沉穩操盤 .... ..... 由衷感謝兩萬個網頁瀏覽者

2018年8月25日 星期六

對虛擬貨幣,您的態度如何?


unwire.pro”網站,最近刊出一篇有趣的文章: “15 位世界級名人 用一句表達對 Bitcoin 前景看法[1]。用一句話來表示看法,當然是他的決定。

       15個人裡面,11人持肯定的、接受的態度,其中很多是科技業重鎮如比爾蓋茲。一人反對,三人中立。

    持肯定態度的人例如防毒軟體公司 McAfee 創始人 John Mcafee: 「你無法阻止像比特幣這樣的東西。它無處不在,世界將會因它而改變,全球政府亦將會因它而改變。」科技無奈論,人人都會被科技押著走!


有趣的是: 不直接支持比特幣的都是金融界人士,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怎麼說?
·       股神巴菲特認為:「遠離它 (比特幣),這是一個海市蜃樓。我基本上可以肯定的說,大部份加密貨幣最後都會有一個糟糕的結局。」他是唯一反對者,一位對風險有高度認知的財經專家。
·       高盛行政總裁 Lloyd Blankfein:「Bitcoin 是好是壞,應支持還是反對,我個人仍未能作出結論。我只知道當年市場將以紙幣取代黃金時,人們同樣都是抱著 懷疑的態度。 」果然是市場老手,沒有十分把握不出手。
·       同樣的,有「債王」之稱的DoubleLine Capital 行政總裁及首席投資顧問 Jeffrey Gundlach也說:「也許我太老了,我決定了不參與這個狂熱。」高明! 乾脆不直接回答,顧左右而言他。
·       著名美國電視節目主持人 Stephen Colbert:「這是傻子的黃金。」投資比特幣是一場賭博,而且越傻的越能贏! 和老台灣人的觀點一樣: 「韓信將死哭三聲,賭博要給憨仔贏。」
您的看法如何?
----------------------------------------------------------------------
[Remark]
[注意]: 利倍學門是知識社群,而非金融機構。「利倍的天空」所有文章都力求精確,但疏漏在所難免,感謝讀者批評斧正。文章歡迎傳播利用;但其內容只代表作者觀點,參考價值請您自行判斷。

2018年8月11日 星期六

純網銀?


純網銀

金管會擬開放兩張純網銀執照[1]。「純網銀? 似乎有語病。想要讓Banking自動化,其實需要更多的人來作線上服務,甚至於離線服務。

純網銀最低實收資本額100億元。為確保純網銀公司具備金融專業能力,股東組合至少須有一家具備金控或銀行的背景[1],而金控或銀行的總持股比例為40%以上。

          實收資本額100億,開小銀行? 台灣的銀行林立,競爭激烈,已經殺得刀刀見骨,還要再增加兩家? 金管會的目的何在,不得而知。推測是為了執行「打造數位化金融環境3.0」而實施的措施,更具體的說,是為了行動支付。

          台幣,在世界天平上,是一個很小的貨幣,不需要發行了,改由虛擬貨幣,更為經濟。

          搶食支付大餅,機會來了;各方摩拳擦掌。首先是中華電信所主導的「國家隊」,據悉有兆豐銀、第一金控、以及壽險公司加入[4]。他們還需要一家電商公司、一家線下零售通路、以及一家行動支付公司。
LINE Pay早已積極布局,台北富邦銀、及聯邦銀兩家金融機構未來可能與LINE延伸合作純網銀業務[3]。他們目前就在作行動支付,掌握未來業務優勢。
此外,據說第三家可能是日本樂天網路銀行,外傳計畫與國票金控合作。他們著眼於網路支付[4]
有趣的是,純網銀到底是「科技金融還是「金融科技」[5] ? 到現在,台灣的FinTech大都是銀行在主導,銀行業進入科技業。純網銀,若由中華電信或LINE主導,可能是科技業進入金融業。但不管誰主導,能夠促進Banking的進步是最重要的 ! 純網銀的出現,勢將改變台灣的支付生態。
========================================
[Remarks]
[3] 夏淑賢LINE鋪路純網銀 尬國家隊, 經濟日報,2018-07-26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3272969
[4] 林淑惠,純網銀國家隊成形,敲定七大股東,工商時報,2018/08/08https://m.ctee.com.tw/focus/kjmd/191305
[5]工商社論,純網銀究竟是金融業還是金融科技業?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80619000224-262113  

 

[注意]: 利倍學門是知識社群,而非金融機構。「利倍的天空」所有文章都力求精確,但疏漏在所難免,感謝讀者批評斧正。文章歡迎傳播利用;但其內容只代表作者觀點,參考價值請您自行判斷。


2018年8月8日 星期三

黑天鵝


經濟「黑天鵝」

這是我今天拍攝到的兩隻黑天鵝,美得出奇;但是在芭蕾舞劇裡,黑天鵝的出現象徵著不得了的事情要發生了! 經濟的黑天鵝,當然也是人人害怕的。



美股高漲,世界經濟唱凱歌;然而目前世界經濟有三隻黑天鵝,甚麼時候飛出,眾人都瞪大眼睛注視:
第一隻是「美國股市」: 美國股市驚驚漲,居高思危的警鐘不斷敲響。然而,美國股市不能垮則是美國製府的基調,因為所有美國人的財富都寄託在股市上;股市下跌,全民遭殃,這是任何美國政府要想方設法防範的。
第二隻是「中國房市」:中國房市早就是泡沫,這是人盡皆知的事;但是「以土斯有財」,中國政府不能讓百姓財產損失,所以憚精竭力,維護房價;一旦房價下跌,全民遭殃,這是任何中國政府要全力防範的。
第三隻是「日本債市」: 安倍上台,亂箭狂射,日本國債飆漲,高達GDP240%以上,國民負擔高居世界第一。日本國債還得起嗎? 無人知曉!

這些天鵝,何時飛出,讓世界嚇破膽,誰也不知道? 然而他們都是世界最大的,他們要飛出,誰也阻止不了。聰明的您,選擇避開,是為上策。
=======================================
[注意]: 利倍學門是知識社群,而非金融機構。「利倍的天空」所有文章都力求精確,但疏漏在所難免,感謝讀者批評斧正。文章歡迎傳播利用;但其內容只代表作者觀點,參考價值請您自行判斷。


2018年6月2日 星期六

無人商店的出現 -- 人工智慧的普及

人工智慧的普及------無人商店的出現         Guest Author:    Kevin

2016接近尾聲時,AmazonYouTube上傳了一個影片,名為Amazon go的無人商店介紹影片,並宣告2017將在西雅圖成立全球第一間無人商店。儘管到了2018年初才真正成立,但此概念在當時轟動了全球。

圖片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duWDXfBrE4

在平常一間需要迎賓、補貨、結帳、保全人力資源的商店,amazon go反其道而行直接將其降為0;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攝影機、重量感應器以及最為核心的人工智慧演算、判斷來實現消費者只需挑選好商品即可直接離開的幻景,省去冗長的排隊、結帳時間。

回想日常,我們到百貨公司、量販店、超商購物時,總是有排滿等待結帳的顧客;而每次結帳店員又需把商品用條碼機掃過一遍,再向客人點收現金或信用卡,光是處理一位顧客就要接近4分鐘。

的確,省去上述刷條碼、收營的「動作」可以讓顧客流動更高。但如此天羅地網的佈下攝影機、感應器及無時無刻的電腦計算,已經細微到可以把每個顧客流了幾滴汗做紀錄。這樣的追求邊際報酬或說展現人工智慧的技術,都難免讓人感到是否真的有其必要性。


而像無人商店這樣的人工智慧普及後,僅管包裝著創造更多時間價值的美名,但也難掩背後造成多少職位的裁減。科技的演進是件好事,但是否需要將尖端科技普及化到這種程度,以及其取代性所造成的失業問題,都是我們在鼓吹創新的同時所該先考量的議題。而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個議題存在著,或許也更需要科技的普及來解決。


數位銀行 anywhere, anytime


你有聽過數位銀行嗎?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都對它感到陌生,甚至有所疑慮。到底什麼是數位銀行?它和實體銀行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我要使用數位銀行?它有什麼優勢是讓大眾值得去使用的?以及大家最關切的數位銀行真的安全嗎?            Guest Author:  Soda


                                   非凡新聞           中天新聞: 數位銀行 

在一開始,我們要先了解到數位銀行,根據行政院推行的「BANK3.0」,許多銀行都開始推數位存款帳戶。數位存款帳戶,與傳統銀行帳戶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開戶方式:傳統的開戶必須抽空花時間臨櫃開戶,使用雙證件認證,且有存摺本;數位銀行的開戶則搭上了資訊的潮流免去傳統的不便,「隨時隨地」直接上網即可開戶,使用自然人憑證認證,且無實體存摺。


在一開始,我們要先了解到數位銀行,根據行政院推行的「BANK3.0」,許多銀行都開始推數位存款帳戶。數位存款帳戶,與傳統銀行帳戶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開戶方式:傳統的開戶必須抽空花時間臨櫃開戶,使用雙證件認證,且有存摺本;數位銀行的開戶則搭上了資訊的潮流免去傳統的不便,「隨時隨地」直接上網即可開戶,使用自然人憑證認證,且無實體存摺。而無摺的數位帳戶,主要查詢的管道就是APP與網銀,甚至只要一隻手機在手,立馬就可以轉帳省去跑ATM的麻煩,數位銀行「快速、即時、方便」,和傳統帳戶的思維大有不同。

數位銀行有哪些優點,值得讓大眾去使用的呢?除了先前提到的免去傳統的不便,主打「快速、即時、方便」的服務之外,各家銀行為了吸引客戶使用,紛紛推出了各種優惠活動:開戶禮金、簽帳金融卡刷卡現金回饋、跨行轉帳/提款免手續、以及高利率存款等…。

根據財經新聞報導:高利活儲帳戶推出以來受到許多年輕族群的喜愛,其特色有三點:第一點、提供 1% 1.5% 不等的利率,比起一般帳戶活儲利率 0.15%,更能對抗通膨;第二點、無須與銀行約定存款期間,資金運用彈性,也能享有高利;第三點、起息金額低至 1 元或 100 元,相較一般活儲帳戶至少要 5,000 元或 10,000 元才計息,門檻降低許多。

初步的介紹完數位銀行的優點,當然我們也要來看看它可能存在哪些缺點。數位銀行顧名思義就是與資訊、數位密不可分,然而在這個資訊世代中,「資訊安全」一直是被關注的話題,當然數位銀行所存在的缺點、疑慮也必然跟資訊安全有關。如果要問數位銀行真的安全嗎?這個答案是無法肯定的,畢竟在數位銀行之前的傳統銀行真的安全嗎?也同樣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銀行方除了積極宣導教育民眾正確的資安觀念,後台的管理、維護、防護機制也非常重要,像是刷卡轉帳時提供一次性密碼(OTP)的強認證、未升級帳戶不得轉帳給自己身分證字號以外的帳戶等都是數位銀行所提供的一些防護機制,相信只要謹慎使用,就可以免除不必要的風險。
筆者本身是學生族群,亦時常出國旅遊,而我所選擇的數位銀行便是台新Richart以及王道銀行O-Bank來搭配使用:平常微薄的存款放Richart享較高的利息,刷卡時則轉帳到王道刷,藉此賺現金回饋(尤其買機票或是出國在外,都十分方便、划算)。
在這個資訊世代,數位銀行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多看、多聽、多比較及研究,它會成為生活上最不可或缺的理財工具。而每個人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去比較分析各家數位銀行所提供的服務,找尋適合自己的數位銀行,亦可挑選不同家數位銀行搭配著使用。大家一起加入數位銀行的行列,前進更美好便利的生活吧!



2018年6月1日 星期五

虛擬貨幣


    近年隨著比特幣而跟著聲名大噪的虛擬貨幣(virtual currency)並非是在近年才出現的新興交易媒介,這樣的概念早在10年多前就已在網路上透過各種形式被廣泛的利用。                         Guest Author: 浩昇

  根據2012年歐洲央行的定義:
一種無法律約束,由開發者發行與管控,在特定虛擬社群成員中接受和使用的數位貨幣
這種交易媒介雖然在過去10多年的社會之中並不是那麼的為人所知,但它仍以不同類型活躍在網路上﹑生活上的各個角落。

  舉例來說,現在普羅大眾普遍的娛樂模式「手機遊戲」之中普遍被當作過關獎勵而獲得,只能在遊戲內使用並與現實貨幣無關的金錢便是所謂的-
「封閉型虛擬貨幣」。這種類型的虛擬貨幣在過去的10年最普遍被應用在網路遊戲之中,成為玩家在遊戲內的交易工具,而類似的例子也有網路論壇融入這樣的概念,舉凡較廣為人知的電玩論壇巴哈姆特所使用的巴幣或是批踢踢實業坊PTT所使用的P…...等。

  而相對於這類跟現實貨幣毫無關聯的虛擬貨幣,也存在著跟現實貨幣有所關連,但是只能用於虛擬環境中的虛擬貨幣,這一樣是封閉型虛擬貨幣的一種,但不同的地方在於可以進行單向兌換。
     具體來說,以上面提出的手機遊戲為例,透過消費現實貨幣去兌換遊戲內的特定服務或商品,也就是現在網路上所俗稱的「課金」,便是這類虛擬貨幣的常見形式之一,而在早期的時候,這類貨幣較常以點數的方式被人們所運用,如航空公司的飛行常客獎勵計劃這類的回饋機制,又或是過往在玩線上遊戲時作為使用費被收取的特定公司的遊戲點數……等。
  
而最後一種便是現在廣為人知的比特幣,這類透過密碼學來確保交易安全的加密貨幣,由於可以進行雙向兌換,能夠買入賣出,可以對實體貨幣﹑實體商品或服務間進行兌換,所以有別於上面介紹的兩種虛擬貨幣,是「開放型虛擬貨幣」。
說起比特幣這類加密型貨幣的優點,其一就是「去中心化」,加密貨幣並不依賴銀行系統,不需要結算、也幾乎沒多少服務費,而且全球可用,只需要下載應用程式。

  然而這樣便利的系統也存在著相當大的缺點,比如說容易遭到網路駭客攻擊,就在2018約年初的時候日本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Coincheck」被駭,導致損失了5.2億的虛擬貨幣,折合台幣超越約130億;又比如說因為價格的波動過大,所以不適合作為一種公定的法幣使用。

  而隨著前陣子因為大量投資客介入炒作比特幣使的其價格飆升,甚至一度衝破了20000USD大關,但雖後便像坐雲霄飛車般一路向下衝至谷底,然後各國陸續發布對於虛擬貨幣的禁令,至此,也宣告了虛擬貨幣的失敗,然而其背後所使用的區塊鍊技術卻也吸引了需多金融業者的目光,想必未來會有更多便利又安全的服務或產品問世。


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行動銀行興起中

銀行服務因行動網路的連結,不再是銀行業的專利了......    Guest Author:  David


 智慧型手機的存在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除了產生了各種娛樂產品,增加生活方便的功能也不少,像是轉乘通,地圖之類的產品就取代了查詢站牌以及紙質地圖,而目前要提到的功能更是在逐漸取代隨身攜帶金錢的行為-那就是行動銀行。
  在過去許多金錢方面的業務可能都需要到銀行當面進行處理,不只不方便也極度的耗時,而現在行動銀行的出現伴隨而來的是金融普惠,即行動電話所帶出來的行動銀行、行動支付或行動錢包等移動服務,能讓過去因離銀行太遠,難以取得基本金融服務的『非銀族』,能以合理的價格獲取優質金融服務,成為『有銀族』。而基於連結性而產生的新種金融服務,也讓擁有廣大通路的企業,包括電信業、零售業、電子商務、甚或賣咖啡的都有機會提供提款、繳費與支付等基本金融服務。銀行服務因行動網路的連結,不再是銀行業的專利了。
  在這個行動網路盛行的世代,傳統經營模式的銀行,若未推出因應社會潮流的行動銀行服務,並給予自己一個嶄新的面貌及定義,那麼,相較於那些創新且重視行動網銀服務的銀行,傳統銀行黯然失色,甚至會逐漸於這社會中褪去。例如以科技創造的個人化體驗,銀行需有效率的收集日常交易中所累積的情境與事件,以海量資料分析的方法,發掘出對客戶的個人理財管理或是每日優惠等服務,並在最有意義的時間,滿足客戶的情境要求。這似是天方夜譚的個人化服務,在行動銀行的時代,是可以透過跨通路的整合後,絕佳的互動能力來實現。銀行可在客戶用錢之際,提供聰明的情境,藉由線上分析,即時告訴客戶正確的付款方式是甚麼,告訴客戶還有多少錢,現金何時會入帳,何時要還款。客戶與銀行在『用錢關鍵時刻』建立了緊密關係,給客戶更立即的滿足感。